跌打發展

易筋駁骨的跌打醫術歷史源遠流長,跌打早在周代時已有「金鏃科」之稱,並一直沿用至唐代。但到了五代十國和宋代時被改稱「正骨科」,此名稱被沿用至清代。在民間百姓則愛稱作「跌打傷科」,尤其廣東人一般說跌倒、打傷便要「看跌打」,因而出現「跌打」這個普及的俗語。

在一百多年前的新界圍村,各村為了爭奪水源和耕地,經常發生暴力衝突。不少村中男丁選擇前往東莞、佛山等地拜師學武,或請師傅到村中教授武術招式用作自衛。部分師傅同時精通武術和跌打,因此弟子們也會學得跌打的知識,可見武術和跌打在早期的香港社會已有密不可分的關係。

從前,跌打師傅為患者斷症後上山採藥,把山草藥洗淨並切碎,然後放入藥盅搗碎,完成後用樹葉包裹為病人外敷。山草藥純天然,藥性溫和,有效減低皮膚過敏反應。隨著香港城市化的發展,尋找山草藥變得艱難,醫師須以乾品代替新鮮山草藥。乾品即是把山草藥打成粉狀,然後用酒精煮過才能熱療外敷,不及新鮮山草藥搗爛便能外敷方便。

《中醫藥條例》自1999年起實施以來,為香港的中醫藥規管提供法定基礎,規範化後的中醫,主要分為全科、針灸科和骨傷科。跌打屬骨傷科,全港跌打醫館的招牌亦須易名「骨傷科」。跌打醫術由從前習武的宗師世代相傳,尤其早年本地的跌打醫館大部分都是由武館開設,到後來跌打醫師需獲發牌照才能行醫,因而將兩者分開。現今香港的跌打師傅受中醫藥管理委員會監管,傳統師徒制的傳授形式也隨之轉變為學院培訓。任何人完成學院提供的五年全日制課程,才有資格考取執業試,成為可以行醫施藥的持牌骨傷科醫師。

上門看跌打師傅的客人也隨著社會發展而轉變,在八、九十年代上門求診者大多是涉及打鬥受傷的黑幫分子,近年的患者則多數是腰椎問題,例如椎間盤突出、椎間盤凹入、麒麟骹(盤骨損傷)、手腳麻痺等都市病為主。

(資料來源﹕非物質文化遺產辨事處)

返回網誌